北斗聚焦 | 第三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將在株洲舉辦;上海將推動端側AI芯片、6G等研發產業化;全球首次驗證衛星在軌運行大模型 今日北斗 2024年10月13日 20:00 廣東 手機閱讀
周
報
第一百九十六期
2024/10/07-2024/10/13
★
★ ★ ★
★
NO.1
第三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10月24日-25日在株洲舉辦

記者今日從湖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第三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將于10月24日-25日在湖南株洲舉行。
本屆峰會緊跟國家戰略,立足全球視野,聚焦規模應用,繼續沿用“同世界 共北斗”主題,整合國際三大衛星導航學術會議之一的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統籌舉辦,著力打造行業引領和政策發布平臺、國際推廣合作平臺、前沿技術交流和發布平臺、產業融通和應用成果示范平臺。
峰會設置了開幕式、專題論壇、學術交流、場景示范、配套活動等5大板塊13場專項活動,即1個開幕式及特邀報告、6場專題論壇、5場學術交流、1個場景示范,其中,中非北斗合作論壇、各GNSS系統發展論壇等2場專題論壇是國家層面在湘統籌舉辦的國際性活動。期間,北斗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院士將發表“院士北斗規模應用聯合倡議”。
峰會成立了囊括院士專家、主管部門、協會代表、知名企業家在內的42人專家委員會,將與中國星網共同發布籌建湖南省時空信息運營服務平臺,頒獎全國北斗創新創業大賽、奔跑吧·少年“北斗杯”全國青少年體育大賽、“青年優秀論文”。這次峰會還邀請了很多企業參與產業對接活動,目前已調度擬簽約項目25個,總投資107億元,擬發布項目117個、總投資524.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峰會將集中展示北斗全域全場景應用示范。設置了登錄館和兩大室內場館,充分彰顯最新技術、最新工藝、最新應用,突出科技感、沉浸感、代入感。室外設置了約2000平方米的靜態展示區,布局智能交通、通用航空、工程機械、智慧物流、智慧城市、大眾應用等場景示范。動力谷大道為動態展示區,分時段演示車輛、無人機在北斗系統加持下,實現自動作業、無人駕駛、精準定位、緊急避障等功能。歡迎廣大市民朋友體驗參觀。
來源: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
★
★ ★ ★
★
NO.2
持續布局智能終端新賽道!上海將推動端側AI芯片、6G等研發產業化

10月10日,在2024上海國際消費電子展開幕式上,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一級巡視員戎之勤在致辭中提到,以智能終端為代表的消費電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上海市持續加快打造以智能終端、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為代表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新一代通信方面,上海是國內主要的研發基地,集聚了40%的5G/6G研發人才,具備國內唯一公開市場5G芯片供應能力,物聯網通信模組出貨量全球第一。
同時,戎之勤表示,面向未來,上海將從三個方面繼續推進智能終端新賽道發展。
一是全鏈條加速前沿技術融合創新。推動端側AI芯片、6G、衛星通信等核心芯片和元器件的研發產業化;支持超高清視聽、新型顯示、通信技術等領域創新發展;加快端側垂類大模型研發和場景化應用。
二是全領域打造上海品牌智能終端。聚焦AI計算機、AI手機、AI新終端、智能汽車、具身智能等五大領域,發揮上海消費中心城市和超大城市應用場景優勢,將AI終端深度融入上海產業發展、公共服務、民眾生活和城市建設當中,打造一批AI終端“上海名牌”,引領消費電子未來新風向。
三是全方位強化營商環境優化。用好重點企業服務包機制,加強招商引資和企業服務一體化推進;充分發揮產業、人才和資本三大優勢,推動上下游協同合作,支持跨國企業參與上海發展,共享上海改革開放發展紅利,共同營造“熱帶雨林式”的發展氛圍。
來源:大河財立方
大河財立方 見習記者 王宇
★
★ ★ ★
★
NO.3
全球首次驗證衛星在軌運行大模型

人工智能大模型“上天”了。日前,全球首次衛星在軌運行人工智能(AI)大模型技術驗證成功,對大模型在軌運行的空間適應性、算力衛星平臺可靠性以及高性能算力載荷在軌有效算力進行了驗證。
9月24日,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將國星宇航研制的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隨后,試驗團隊通過地面站以遙控指令形式,將AI任務上注至衛星,通過星載高性能算力載荷,衛星成功啟動運行AI大模型。大模型的在軌運行過程及結果,均通過衛星自帶的在軌可視化存證系統——“星屏”系統實時展示,試驗團隊通過地面站接收到了首次試驗的完整數據。
10天內,衛星共執行了13次大模型在軌運行試驗,覆蓋了不同溫度工況及多種推理問答類型,圓滿完成了技術驗證的各項預定目標。國星宇航表示,本次驗證的成功,標志著“太空AI”的發展邁出堅實一步,支持該公司后續建設自主可控的“星算計劃”組網,并為“天數天算”乃至“地數天算”做好技術積累。
來源:金臺資訊
北京日報記者 劉蘇雅
★
★ ★ ★
★
NO.4
中國移動攜手中興通訊啟動全國首個5G-A+北斗低空通感測試

近日,中國移動攜手中興通訊在北京延慶,啟動全國首個5G-A通感一體融合實時北斗RTK差分信息的端到端測試驗證。
北京移動在延慶地區部署多個5G-A 4.9GHz通感一體基站,搭建覆蓋面積達12.2平方公里的低空網絡,并率先打通通感一體基站與高精度定位平臺的端到端對接。基于高精度定位平臺提供的實時北斗RTK差分信息,通感一體基站可獲得厘米級位置精度,角度精度約0.5°,實現對感知目標的高精度定位和軌跡跟蹤,確保無人機飛行的安全性與可控性。
中國移動將與中興通訊持續合作,加大融合技術創新,加強技術成果應用,為構建智慧城市、安全城市貢獻力量。
來源:中興官網
★
★ ★ ★
★
NO.5
改則:開展北斗探空高空觀測

10月10日,位于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改則縣、海拔4414.9米的的改則國家基準氣候站成功施放北斗衛星導航探空儀,標志著北斗探空業務正式試運行,首次由地面氣象觀測轉變為“地面+高空”協同觀測。
北斗衛星導航探空儀的順利施放,進一步優化了氣象觀測站網布局,有效填補了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空氣象數據資料的空白,并進一步提升了氣象觀測、預報、研究的整體水平,為改則縣防災減災提供強有力的氣象科技支撐。據悉,為確保北斗導航探空系統穩定運行,縣氣象局及時開展了相關業務培訓。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作者:諶云鵬 白瑪頓珠
★
★ ★ ★
★
NO.6
推動5G、云計算應用場景開發 多項合作簽約 打造“千億級”航空產業集群

10月10日,以“做強航空產業 壯大發展動能”為主題的遼寧省航空產業發展大會在沈陽舉辦。
在大會上,遼寧省航空產業發展促進會揭牌成立,聚合了國內207家從事航空產業相關的研發、生產、科研、服務的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搭建政府、企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之間的交流合作平臺。大會重點推介了遼寧省航空產業低空應用場景及政策,發布了沈陽市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12條政策措施,還進行了一系列合作簽約,進一步促進產業間、省際等資源要素流動。
據了解,截至2023年年底,遼寧共有各類從事航空器及零部件生產、設計開發的企事業單位170余家,直接從事航空產業的人員達6萬余人,高級科技人員近1萬人。
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產業政策處處長 張春福:著力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推動5G、云計算等在航空(裝備)領域應用場景開發,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服務鏈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千億級的航空產業集群。
來源:央視網
★
★ ★ ★
★
NO.7
星地融合6G應用江蘇示范基地落地無錫

10月9日,第二屆空間信息產業無錫創新發展大會舉行。會上,星地融合6G應用江蘇示范基地、長三角空間信息產業生態功能型平臺等一批重要科創載體落地無錫。
為加速空天地海一體化演進,無錫市梁溪區、無錫梁溪科技城聯合中國移動,成立星地融合6G應用江蘇示范基地,攜手地面移動通信領域和衛星領域的“強者”,從技術攻關、標準制定、產業推進、應用繁榮四個維度推進6G天地一體融合網絡技術成熟商用。無錫梁溪科技城開放地球引擎“云上一座城”建設正式啟動。通過打造未來數字城、智能基建城、智慧管理城的“云上”三城,打開城市虛實共生新畫卷,實現城市治理與產業發展互生共榮。
無錫梁溪科技城管理局副局長蔡佶靚說:“我們聚焦無人系統、空間信息大數據服務兩大賽道,瞄準衛星‘定位、導航、授時、遙感、通信’等空間信息領域,推動無錫在空間信息產業發展,梁溪科技城和梁溪區也因此獲得了省級空間產業領域唯一的未來產業先行集聚發展試點。”
活動現場,長三角空間信息產業生態功能型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承載著北斗規模化應用與空間信息產業化發展重任,將服務無錫以及長三角空間信息產業的技術創新和集聚發展。20家空間信息、低空經濟簽約企業集中入駐,總投資80億元;6個產業基金簽約設立,總規模超180億元。隨著一系列項目的推進和企業的集聚,無錫的空天信息產業正逐步成為釋放數字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來源: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