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聚焦 | 小米 15 Ultra 首發支持手機直連衛星數據功能;手機直連衛星終端累計銷量超1600萬臺
周
報
第二百一十五期
2025/02/24-2025/03/02
★
★ ★ ★
★
NO.1
小米 15 Ultra 首發支持手機直連衛星數據功能,可發送釘釘消息

IT之家 2 月 28 日消息,在昨晚的 Xiaomi 15 Ultra 暨 Xiaomi SU7 Ultra 新品發布會上,小米 15 Ultra 旗艦手機正式發布,該機全球首發手機直連衛星數據功能。
今日上午,中國電信衛星公司詳細介紹了手機直連衛星數據功能:中國電信衛星公司與小米、釘釘聯合推出手機直連衛星數據功能,實現 Xiaomi 15 Ultra 用戶通過釘釘 App 可以在衛星網絡下發送圖片及即時消息。
為了在不改變手機硬件設計的前提下實現手機圖傳功能,中國電信衛星公司主導開發了手機直連衛星數據業務技術;并牽頭研發 AI 增強圖片編解碼壓縮技術,實現高達數千倍的圖片壓縮,在緊急時刻下,可以用最少的數據量實現最關鍵的信息傳輸。
釘釘通過 AI 算法壓縮圖片,保障衛星網絡下的清晰度,并通過協議優化大大縮短傳輸時間。
小米和釘釘還分別針對手機及 App 開發衛星數據模式,確保緊急場景下釘釘能穩定傳輸圖片和文字信息,最大化利用衛星帶寬資源。
此外,小米 15 Ultra 全系支持天通衛星通信功能,即便在無地面網絡狀態下,用戶也能通過連接天通衛星進行實時語音通話和雙向短信收發。小米 15 Ultra 還可選雙衛星版本,除了能接入中國電信天通衛星通信服務,還能接入中國移動北斗衛星通信服務。
來源:IT之家
圖源自中國電信衛星
★
★ ★ ★
★
NO.2
中星10R衛星成功發射 我國高軌衛星通信能力持續增強

2月22日20時11分,中星10R衛星搭乘長征三號乙增強型運載火箭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我國高軌衛星通信能力持續增強。
據了解,中星10R衛星采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東方紅四號增強型衛星平臺,主要為中國及西亞、南亞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提供通信服務。衛星在軌測試后由中國衛通運營管理。中星10R衛星在滿足現有用戶需求的同時,為中國企業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更好落實“走出去”戰略,以及維護國家衛星通信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來源:人民郵電報
圖片來源:中新網
記者 劉金良
★
★ ★ ★
★
NO.3
手機直連衛星終端超25款,累計銷量超1600萬臺

2月26日消息(水易)從中國電信發布的“2024天通衛星終端產業發展年報”獲悉,2024年,中國電信聯合華為、榮耀、小米、OPPO、vivo、中興等廠商累計推出21款大眾智能直連衛星手機終端。截至2024年底,支持直連天通衛星功能的手機款型已達25款,累計銷量超1600萬臺。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三星電子面向中國市場發布的三星Galaxy S25 Ultra也支持手機直連衛星功能,具備接入天通衛星的通信能力。這是三星電子的手機終端首次支持中國衛星通信技術和服務,標志著天通衛星通信技術在消費級市場的進一步普及。
2024年,中國電信謀劃天通衛星海外市場拓展,以香港地區為起點,聚焦東南亞等國家/地區,開展天通衛星國際化拓展合作伙伴公開招募,加快推進天通衛星在覆蓋國家/地區落地經營。
據了解,對于海外手機直連衛星業務,中國電信表示,當地合作運營商主要依托天通衛星網絡能力,面向當地移動碼號用戶提供手機直連天通衛星服務,用戶使用當地碼號及號卡即可實現不換卡、不換號撥打衛星電話、發送衛星短信。
從海外合作推進情況來看,2024年5月8日,中國電信在香港舉辦手機直連衛星業務落地發布會,正式宣告以天通衛星系統為依托的手機直連衛星業務落地香港,并將以此為新起點,同步開啟天通衛星移動系統國際化運營新征程。
中國電信此前在一篇新聞稿中表示,隨著全球衛星互聯網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國衛星通信技術如今已成為全球衛星通信領域的重要力量。未來,中國電信將加速中國衛星技術賦能的步伐,為全球用戶帶去更優質的衛星通信體驗。
來源:C114通信網
文/水易
★
★ ★ ★
★
NO.4
《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印發 加強氣象等綜合監測 擴大預警覆蓋面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其中明確提出完善監測網絡,整合信息資源,加強對氣象等綜合監測,綜合運用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等手段擴大預警覆蓋面。
《應急預案》明確,各地各有關部門應當完善監測網絡,整合信息資源,加強對氣象、水文、地震、地質、森林、草原、荒漠、海洋、生態環境、空間目標等綜合監測。
《應急預案》強調,國家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預警制度,針對預警信息發布,提出應當采用統一格式,主要內容包括預警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公眾應當采取的防范措施和發布機關、發布時間等。聚焦預警信息傳播,要求綜合運用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應急服務平臺、應急廣播、短信微信等手段,擴大預警覆蓋面。圍繞預警響應措施,強調預警信息發布后,依法采取轉移疏散人員、預置應急力量、調集物資裝備、保衛重點目標、保障公共設施安全運行等措施。必要時,依法采取封控有關區域、暫停公共場所活動、錯峰上下班或者停課、停業、停工、停產、停運以及其他防范性、保護性措施。在預警解除或者啟動應急響應上,提出突發事件危險已經消除的,及時解除預警,終止預警期,并解除已經采取的有關措施;突發事件已經發生或者研判將要發生的,立即啟動應急響應。
《應急預案》還提出,加強突發事件應對管理科技支撐,注重將新技術、新設備、新手段和新藥品等應用于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工作。同時健全自上而下的應急指揮平臺體系,推進立體化監測預警網絡、大數據支撐、智慧應急、應急預案等數字化能力建設,完善突發事件監測預警、應急值守、信息報送、視頻會商、輔助決策、指揮協調、資源調用、預案管理和應急演練等功能。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作者:文科
★
★ ★ ★
★
NO.5
重慶聯通加速“雙萬兆”布局 5G-A與萬兆光網同步發布

發布會現場。重慶聯通供圖
2月28日,重慶聯通舉行“渝快一步,萬兆領跑”雙萬兆發布會,宣布2025年將在重慶中心城區全面啟動雙萬兆網絡試點,并發布新網絡、新產品、新應用、新服務“四新”計劃,致力將重慶打造成西部第一個“雙萬兆”城市。
發布會上,重慶聯通正式推出5G-A與萬兆光網。其中,5G-A無線網絡整體性能相較于5G提升了10倍,實現了“下行萬兆、上行千兆、千億連接”的極致性能。目前,5G-A網絡已全面覆蓋主城區的各大商圈、體育場館、地鐵、高鐵、機場等重點場景,單用戶峰值速率可達5Gbps,未來還將覆蓋更多區域和進一步演進到10Gbps萬兆無線網絡;萬兆光網已在主城區率先選取十余個住宅社區和工業園區開啟試點預約,兩江新區的約克郡及光環商圈已實現覆蓋。
此外,隨著移動AI時代到來,為契合用戶多元體驗需求,重慶聯通5G-A套餐基于5G-A網絡能力,以“差異化速率”“差異化網絡保障”為核心價值,通過直播、游戲、云創權益3大服務包和場館、地鐵、校園3大場景包,為用戶提供“按時按人按需”的定制化優質移動網絡服務。
來源: 金臺資訊
圖源自重慶聯通
作者:馬春鵬
★
★ ★ ★
★
NO.6
珞珈創新港開工 建全國性北斗產業示范區

2月24日,珞珈創新港產業園開工儀式舉行,項目定位為中科·武大智谷科創轉化的承載地,將打造全國性北斗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
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占地約3.8萬平方米,將建設以北斗為主導、通訊通信為輔的花園式創新創業小鎮,目標是吸引北斗應用信息通信等領域的優質企業和頂尖人才集聚,形成北斗產業融合發展集群。毗鄰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的珞珈創新港,將承接轉化高校院所北斗技術成果,實現院校創新成果落地轉化。
據介紹,目前項目的招商展示中心已建成,項目首期預計在年內開業亮相,屆時將呈現一個涵蓋高檔寫字樓、配套商業、精品酒店、公寓等業態的北斗產業旗艦綜合體,匯聚各行各業的精英人才在此創新創業。
武昌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全力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和發展平臺,為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推動優質項目快速落地、前沿成果高效轉化。
來源:長江日報
記者楊蔚 通訊員吳迪 王保玲 參與采寫:張錦濤
★
★ ★ ★
★
NO.7
賦能千行百業 揚州加快推動北斗規模化應用

去年,工信部開展北斗規模應用城市級試點,揚州成功入選。日前,揚州正式發布《揚州市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工作推進方案》明確:今年將全面拓展北斗在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和大眾消費領域的應用,加快政用、商用、民用一體推進,讓“天邊的北斗”成為“身邊的北斗”。
去年4月,市開發區啟動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先行先試區創建工作,并于當年11月獲批江蘇省首批先行先試區。目前,市區上路行駛的8輛無人駕駛環衛車輛,均已接入北斗導航系統。
加快推動北斗規模應用試點工作落地,此次發布的《推進方案》包括北斗規模應用數量及比例和北斗產業發展兩部分,大眾消費、工業制造、融合創新、產業發展、創新體系和保障措施等六個方面。其中,在智慧文旅領域,揚州將探索北斗賦能行業智慧監管、智慧景區建設等場景應用。
市文廣旅局副局長 張姬京:揚州擬新建揚州智慧文旅監管工作平臺,通過北斗與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實現客流監測、游客畫像、統計分析、調度指揮等功能“智能化”“數字化”“精準化”。
來源:揚州廣電融媒體
記者丨仲偉文 袁征